近年来,木材非法采伐与相关贸易已经成为国际热点和敏感问题。非法采伐直接导致毁林、生物多样性锐减,削弱林业执法、负责任的森林管理和贸易行为,并引发腐败、逃税漏税等问题,导致木材生产国收入减少,甚至引发和加剧局部冲突,以及人权问题。非法采伐及相关贸易的问题的解决需要木材生产国和消费国共同努力。目前,国际社会已经采取积极措施打击非法采伐及相关贸易。从国际层面看,美国、欧盟、澳大利亚、日本、英国、法国、丹麦等国已经出台或将出台相关法律,而且在政府采购政策中也有合法性要求;从行业角度看,众多行业协会和企业采用负责任和可持续采购等措施来保证木材来源的合法途径;从国际组织的努力看,非政府组织也在积极推动消费者提高购买合法、可持续的木材产品的意识,并开展森林认证活动。
当前国际上各种解决木材来源合法的体系,由于程序复杂、成本高、缺乏统一的国际标准、政府没有发挥足够作用等因素,在发展中国家操作、推广很困难。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林产品加工中心和贸易大国,同时也是木材产品消费大户。中国政府对木材非法采伐与相关贸易问题十分重视,认为违反资源国有关森林开发利用和林产品贸易方面法律、法规,造成森林资源破坏的行为都属于非法采伐的范畴,强调在尊重各国实际情况下发展成本较低、操作简便、适合发展中国家推广的木材合法性认定办法以解决全球木材非法采伐及相关贸易问题。
2009年底,中英启动了《中国木材合法性认定体系研究项目》,旨在将中国与英国、欧盟的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一种程序简单、低成本的木材合法性认定体系,促进木材生产国实现本国森林的合理管理和木材的合法出口。经过2年的研究,项目组在参考了国际上关于木材合法性认定方法以及大量案例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森林资源管理办法,提出了中国木材合法性认定体系的整体框架。框架主要包括以政府主导的同协议国签署双边协议的认定机制(CGTVS)和以行业协会主导的同非协议国之间建立的自愿性认定机制(CATVS),并从建立的基本原则、协议内容、木材合法性认定的执行管理办法、相关机构和职能、需要提交的材料、木材合法性证明文件和海关管理办法等方面加以说明,同时也探索了木材流通过程的追踪管理办法和操作流程。
此外,为了检验认定办法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国家林业局的指导下,国家林业局林产品国际贸易研究中心与中国林产工业协会合作开展了木材合法性认定企业试点工作。同时,国内相关研究机构和行业协会也正积极在企业中推广合法、负责任的采购和经营理念,举办相关培训会及时宣传美国雷斯法案和欧盟木材法案的最新进展情况。
在中国木材合法性认定工作过程中,来自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中国木材和木制品流通协会、中国家具协会、北京林业大学、以及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大自然保护协会(TNC)、欧洲森林研究所(EFI)等机构的专家和学者提出了大量宝贵的意见,并且积极参与到了相关的培训活动中,促进了中国木材合法性认定工作的开展。